疫情下的全球科研互助:生化平台在行动

  入秋后的苏州,碧空如洗,金桂飘香。来自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的博士二年级研究生雷蕊已经在苏州度过了作为海外访问学生的第三个月。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此时雷蕊应该在位于英国黑丁顿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BME)的实验室进行自己的博士课题研究。自从年初英国疫情爆发后被疏散回国后,雷蕊先是在家中待了几个月,在国内实现复工复产后,她被转到位于苏州的牛津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 (OSCAR) 作暑期访问学生。然而,由于英国第二波疫情卷土重来,原本计划于9月返回牛津的她不得不根据学校安排,继续在苏州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业。 

  雷蕊目前主要从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研究工作。众所周知,进行外泌体研究首先要建立对于提取的外泌体的鉴定表征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就是外泌体的粒径分布和浓度。当前研究者所使用的最主流的粒径测试设备是简称为 NTA 的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几乎每个批次的外泌体样品都会送到 NTA 上进行粒径分析。但目前 OSCAR 自己的实验室还没有配备这台设备,好在雷蕊和她的导师 Prof.Zhanfeng Cui 通过合作者联系到了与 OSCAR 一墙之隔的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生化平台,并欣喜地发现平台前不久刚好完成了 NTA 设备的装机,现在正在对外提供开放服务。于是,双方迅速达成协议,生化平台 NTA设备管理员沈叶老师向这位来自牛津大学的博士生提供了操作培训并发放了上机卡。截至目前雷蕊已经陆续送测了3批外泌体样品。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平台提供的仪器及相关服务时,雷蕊表示:“非常开心能够在距离实验室不到500米的中科院研究所就能够使用到开展课题必需的关键仪器,也感谢沈老师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提供的细心帮助。我发现在苏州做访问学生完全没有影响我的实验进度,甚至可能比我在牛津那些必须在实验室内保持两米间距的同学还要轻松一些。”雷蕊同时提到,不仅生化平台,同属纳米所的测试分析平台也为她的样品拍摄电镜照片提供了极大便利。 

    

  牛津大学苏州高研院外景。远处白色高层建筑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生化平台。 

  实际上,自从疫情爆发以来,生化平台已经陆续接到许多像雷蕊同学这样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来维持科研活动连续性的合作请求。以开通服务仅三个月的 NTA 设备为例,除牛津大学苏州高研院外,平台还接受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等多家外地单位的远程寄送样品测试的需求。虽然其中少不了来回沟通协调的繁琐环节,但一想到能够帮助大家重新恢复被疫情打乱甚至中断的实验工作,平台全体员工就感到十分欣慰。毕竟,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不管相隔多远,我们的心意都是相通的,那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克服它们,把自己的研究做下去!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非常巧合的是,雷蕊在平台使用的这台 NTA设备正是产自英国马尔文公司,在疫情期间它越过半个地球来到苏州“安家落户”。谁能想到仅仅几个月后,它就能为英国高校的研究工作提供助力呢?在此我们深深感到,全球的科学研究活动也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研究者们既有你追我赶的竞争、又有携手并肩的互助,才是推进科学事业的最佳路线。 

   

(生化平台感谢牛津大学博士生雷蕊女士接受我们的专访。图:雷蕊(坐者)与生化平台沈叶老师在实验室进行NTA分析)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