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聚星成火 淬炼创新集群制胜诀

  踔厉奋发,昂扬向上。今年一季度,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表现抢眼,一组数字标记有力注脚:完成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00亿元,同比增长17.8%;引进生物医药创新项目83个;新增一类新药临床批件46张及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1张;基石药业艾伏尼布片和信达生物佩米替尼片两款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

  作为园区生物医药企业浓度最高的区域,科教创新区的发展蓝图更令人期待。“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充分配置最优质资源,集聚最优厚政策,营造最优越生态,全力打造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持续擦亮产业高发展成色。”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书记许文清表示。

  聚星成火,拢指成拳。在生物医药产业这条千亿级赛道上,科教创新区引擎轰鸣,推动创新由“单点策源”汇成“集群制胜”,以“加速跑”的姿态奋力冲刺。

  瞄准全产业链,加速技术创新突破

  生物医药是一个集群发展的产业。科教创新区瞄准全产业链,面向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全过程,在创新药、医疗器械、试剂、医疗健康服务等各领域全面发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核酸检测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日用品”。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核酸检测流程中检出结果的关键环节,雅睿生物研发生产的荧光定量PCR仪系列产品,将原本4至6小时的核酸检测流程缩短至45至70分钟,并实现样本进到结果出的全自动化。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领域,科教创新区已集聚50家上下游企业,具备病毒采样、核酸处理、核酸扩增、出具报告的核酸检测全供应链。其中,天隆生物和锐讯生物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及配套项目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支持。

  疫情应急攻关成果加速涌现,科教创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在疫情中“逆袭”“出圈”。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方面,2家企业入选国家应急攻关专项;在抗病毒药物研制方面,开拓药业普克鲁胺成为全球唯一进入三期注册性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新冠重症的小分子口服药物。

  抗疫医药产品研发累累硕果,正是科教创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加速突破的生动缩影。在药物研发领域,科教创新区企业累计取得一类新药临床批件374张,超过45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累计批准生产上市药品21件,其中达伯舒、达攸同、苏立信、达伯华、艾瑞卡、百悦泽、则乐、爱优特和百汇泽9款创新药已相继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累计取得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68张,11家医疗器械企业的16个产品已经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在全市占比超过50%。在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领域,集聚前沿生物技术企业超百家,药明巨诺生产的瑞基奥仑赛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1类新药CAR-T产品,也是全球第六款上市的CAR-T产品;血霁生物的新型细胞治疗和干细胞疗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力优势领域,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

  苏州某生物医药企业出口中华仓鼠卵巢细胞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公司没有出口资质,无法获得许可,如何才能保证产品成功出口英国?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由苏州百拓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提供生物制品及相关实验、生产材料进出口业务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材料国际物流平台。该平台的代理服务,使企业成功通过海关的报关和报检,将产品在4天内送抵英国。据了解,近3年,百拓已累计为周边上百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达12万余次。

  今年1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技术攻关项目榜单及核酸药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专家论证会举行,将三大核酸药物产业发展难题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包括开发形成专利突破的新型高效递送系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新靶点、新机制核酸药物发现研究,以及以国产替代为目标的核酸药物原液生产主要原材料、仪器设备开发。这也是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实施的“Bio-MAX揭榜挂帅”计划的首发技术攻关榜单。

  同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建类器官药物筛选创新平台,围绕国家生命健康重大战略需求和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布局,以类器官技术为牵引,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和协同攻关,推动生物医药基于创新链引领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科教创新区依托科研院所、国资平台和服务型企业,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约40个,形成覆盖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规模化生产和上市销售的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产业载体、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科教创新区以组合式、全周期“保姆”服务,呵护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近3年,科教创新区每年引进生物医药创新项目超300个。截至目前,累计2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2021年新增10家。集聚各级(准)独角兽企业61家,各级瞪羚(培育)企业96家,上市入库培育企业超200家。亚盛药业等10家企业入选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占全市50%。信达生物凭借5款抗体药成为国内上市抗体药最多的生物医药企业。

  高端要素汇聚,催生丰硕成果

  2012年,天演药业公司创始人兼CEO罗培志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创建公司,吸引他的关键动因之一是冷泉港亚洲项目就坐落于科教创新区,且提供了与世界最顶尖生物科学家们交流合作的机会。“在冷泉港亚洲会议,每年至少有3至4场研讨会是与我们产业相关的,而且参会的都是最优秀的学者。”罗培志说,作为创业家也会获邀参会,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获得业界洞见、拓展人脉网络。

  位于科教创新区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作为冷泉港实验室百年历史上在海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自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00多场高端学术会议,将300多位各国院士、6500名青年科学家邀请到苏。冷泉港亚洲直接或间接介绍了一批高水平团队来到苏州创新创业。

  近年来,科教创新区先后引进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以及冷泉港实验室、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集聚中外院士团队10多个,培育和引进国家级重大人才100多人,省、市、园区领军人才2000多人,以顶尖人才团队带动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超5万人,创新人才、创新企业间形成多个联盟协会,叠加资源优势,促进融通创新。

  抢滩占先、高位推动,催生丰硕成果。截至去年年底,科教创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超1200家,产值近1000亿元,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企业数、国家重点创业人才规模、获批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数、企业年度融资总额、生物大分子药物总产能5项指标连续三年全国占比超10%。

  “未来,我们将汇集更多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重大平台布局,通过建设创新集群,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规模做得更大、竞争力提得更优。”许文清表示。

  《苏州日报》2022-05-12- A01版 


附件下载: